劉歡——《愿屋內粥香縈繞,屋外再無“疫”樣》
發布時間:2022-01-11     作者:劉歡    瀏覽量:296 分享到: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小時候,媽媽總是在我虎視眈眈地盯著盆里準備熬臘八粥用的大棗流口水時,喊上這么一句。今天又是一年臘月初八迎“臘八”日子。臘八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按佛教記載為“法寶節”和“佛成道節”,先秦時期,我國一些地方有在臘月祭祀祖先和神靈的習俗,祈求豐收和吉祥,后逐漸成為民間節日。
臘八節這一天,我國大部分地區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不同的地區煮臘八粥的食材也不同。我的家鄉多用大米、小米、薏米、紅豆、綠豆、紅棗、葡萄干熬煮,煮好后,趕中午前送給親朋好友一同享用,意為逐疫迎春,祈福納祥。還有一些地方會做臘八蒜、臘八醋、臘八豆腐、臘八。我的家人口味都偏咸,媽媽在我12歲的時候就把做臘八粥改為做臘八臊子面了,各種蔬菜丁、肉丁燴成一鍋香氣四溢的臊子,澆在筋道的手搟面,想想就讓人流口水。
可是今年我的家鄉“生病”了,一場疫情讓本該熱鬧繁華、車水馬龍的街頭變成只有寥寥數幾、來去匆匆的民警醫護和志愿者們。他們為了保衛家園,不顧周身病毒威脅,夜以繼日地奮戰在抗疫一線,他們沒有臘八粥,沒有臘八面,有的只是手中的消毒藥筒、體溫計、放核酸樣本的試管和要送給各家各戶的救援物資,他們那口罩也遮不住的溫暖笑容和堅定眼神成了冬日街頭最靚麗的風景。正是這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堅定不移的信仰,讓這座城市充滿真情和感動,讓沒有臘八粥的臘八節充滿溫馨和祝福。
我堅信這個臘八過后的歲歲年年,都將是屋內粥香縈繞,窗外孩童歡笑,健康幸福,再無“疫”樣。(張家峁礦業公司 劉歡)